首页

小刚2名大学生好心收留

时间:2025-05-26 07:20:45 作者:优化消费环境提升品质生活 浏览量:80549

  中新网3月1日电(张乃月)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泰王国政府关于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正式生效。

  根据协定,中方持公务普通护照、普通护照人员和泰方持普通护照人员,将可以免签入境对方国家单次停留不超过30日(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

  这意味着,中国和泰国正式进入“免签时代”,民众旅游出行将更加便利,两国贸易往来也将更加顺畅。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

  

资料图:泰国普吉岛。

  说走就走!中泰迈入“免签时代” 

  阳光、沙滩、海岛、古寺……一直以来,风景秀丽、文化独特的泰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去观光度假。

  泰国濒临泰国湾和安达曼海,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众多岛屿,年均气温27摄氏度。温暖的气候、绝美的海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不论是“打卡”网红景点、入住海边别墅,还是“跳岛”游览小众海岛,都别有一番乐趣。

  这个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的国家,有约6790万人口,30多个民族,90%以上的民众信仰佛教。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也吸引了各国游客的目光。

  泰国首都曼谷都市气息浓厚,既有恢宏的古建筑,又有繁华的商业中心,适合体验多元文化带来的碰撞与精彩;有着“北方玫瑰”之称的清迈风景旖旎,历史文化深厚,在这里,可以从容悠闲地欣赏古迹与美景……

  

资料图:泰国曼谷街头。

  而对泰国游客来说,幅员辽阔的中国,拥有壮丽优美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历史文化,蕴含着巨大的探索价值。不论是名胜古迹,还是现代都市,都令人心驰神往。

  不用签证,拎包出发,中泰互免签证协定落地后,“说走就走”的旅行近在眼前。

  想来就来!互利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的消费正在复苏,这将支持经济复苏。这也将提振泰国的经济,因为中国是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更多的中国游客将前往泰国旅游。”《曼谷邮报》写道。

  事实上,在免签协定正式生效之前,泰国已于2023年9月25日至2024年2月29日对中国游客实施阶段性免签政策,吸引了大批中国游客前往泰国旅行。

  2024年1月1日至2月25日,中国游客赴泰数量突破100万人次,在赴泰的外国游客中居于榜首,足见免签举措给泰国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带来的巨大利好。

  签证互免为中泰游客“双向奔赴”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促进了人员往来和商贸沟通,令想要从事跨境合作、投资的人员“想来就来”。

  

资料图:北京大兴机场。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中国和泰国经贸关系密切,中国是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外资来源国,泰国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第三大贸易伙伴,2022年双边贸易额达1350亿美元。

  泰国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稻米、热带水果等农产品,而中国正是泰国农产品最大出口目的地。泰国稻米、天然橡胶和热带水果等在中国市场热销,备受青睐。

  此外,中泰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合作不断加深,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

  作为地区重要国家,中泰互利合作前景广阔。随着免签新政落地,中泰人员经商、学习、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将更加密切,助力两国和地区发展。

  亲上加亲!中泰迎人文交流里程碑

  伴随着免签新政策的到来,中泰双方也在积极筹备,为两国人民往来提供更多便捷条件。

  2023年9月,泰国曼谷素万那普机场新航站楼正式启用,这座航站楼最多可同时起降28架飞机,每年可运送旅客1500万人次。

  为便利出行,多家航空公司还计划拓展航线或增开航班。泰国航空将于3月31日起增加曼谷与中国主要城市间的航班,其中曼谷与昆明、成都之间的往返航班,将从每周5班和4班增加至每周7班。

  在提供便利的数字化服务方面,中泰两国企业紧密合作。在曼谷,轻轨深绿线和浅绿线的所有68个车站,已全面实现微信支付,让乘客们轻松支付,畅游无阻。

  

资料图:泰国曼谷大皇宫。

  泰国国家旅游局局长塔佩妮曾表示,泰国旅游部门通过重新整合旅游产品和景点资源,期待进一步提升中国游客的满意度,为游客打造愉悦而难忘的旅游体验。

  “(互免)协定的签署是长远促进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里程碑,尤其是在旅游、经贸往来和人员往来方面。”泰国驻华大使馆写道。

  泰国总理赛塔也表示,“(泰中)签署互免签证协定,有利于密切两国经贸人文交流,增进人民友谊,让泰中两国亲上加亲。”(完)

【编辑:岳川】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西南丹:天然溶洞内建高楼造“酒城”

据杭州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杭州已有148万余名市民报名成为“爱杭城”亚运城市志愿者,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50万场次。

两年来首次更新iPad产品,AI加持能否扭转苹果平板下滑局面

多伦多4月11日电 (记者 余瑞冬)由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中国银行(加拿大)、加拿大中国商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介会4月10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

2024中日青少年书法交流展在东京开幕

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使中非志同道合、命运与共。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克服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积极支持非洲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与此同时,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在国际舞台维护中国的正当利益。经过近70年发展,中非关系目前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定位,是立足中非关系发展历程和当前国际环境,对中非关系的提炼和升华。

和谐共生|长江运河交汇处,地球“最美岸线”这样炼成

“标准地”改革之前,企业面临投入成本较大、评价事项繁杂等问题,比如工业项目在拿地后才依据相关政策着手开展区域评价和设定控制性指标,且具体审批事项涉及部门多、流程复杂、耗时较长,企业需要投入的人力、财力和时间等成本极大,严重影响到市场主体投资项目的信心和营商环境的优化,一度成为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丨事关房地产、新兴产业、扩大内需 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重点在三方面发力

3月27日电 据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网站消息,2024年3月27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